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

顶管生产中如何减少气泡缺陷?

2025.07.28

在顶管生产过程中,气泡缺陷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,可能导致管材强度下降、表面粗糙或内部结构疏松。通过系统性优化原材料、工艺及设备管理,可有效减少气泡产生,具体措施如下:

一、原材料控制

1. 严格筛选原料:选用低含水率、低挥发分的骨料与添加剂。粉体材料需经烘干处理(含水率≤0.5%),避免水分高温汽化形成气泡。

2. 优化配方体系:添加高分子消泡剂(如聚醚改性硅氧烷类),掺量控制在0.1%-0.3%,通过降低浆体表面张力促进气泡逸出。建议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配比。

二、生产工艺优化

1. 真空搅拌工艺:在-0.08~-0.1MPa真空度下进行混合搅拌,可减少60%以上裹入空气。搅拌时间控制在3-5分钟,转速保持800-1200rpm。

2. 多级排气设计:浇筑阶段采用阶梯式布料法,配合振动频率50Hz、振幅0.5mm的变频振动台,分层排除气泡。模具增设锥形排气槽(深0.2mm,间距15mm),提升排气效率。

三、模具与设备改进

1. 流线型模具结构:优化流道倾角至15°-20°,避免浆体湍生漩涡气泡。内壁粗糙度Ra≤0.8μm,减少气体附着。

2. 智能温控系统:采用梯度升温固化(30℃/h升温至80℃,保温2h),配合0.6MPa保压压力,使残余气体充分溶解扩散。

四、环境与过程管理

1. 湿度控制:生产车间维持相对湿度40%-60%,温度20-25℃,防止材料二次吸湿。

2. 参数监控:安装在线密度监测仪与气泡探测传感器,实时反馈浆体状态,建立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,关键参数波动范围控制在±3%以内。

通过实施上述综合措施,某企业顶管生产气泡缺陷率由3.2%降至0.5%以下,产品抗压强度提升18%,实现了质量与效益的双重提升。建议企业建立气泡缺陷溯源数据库,持续优化工艺参数,形成动态改进机制。